隨著全國全面復工的號角吹響,疫情防控進入最后的攻堅克難時期,社區成為疫情防控的第一戰線!如何做到“零接觸服務”、 “高效率識別”、 “高危預警排查”、“社區疫情動態”,是小區物業、社區街道等基層工作人員所面臨的巨大挑戰。
疫情是一面鏡子,能照出領導干部的作風、擔當和能力,也能反映各地“智慧社區”的建設水平。從地圖大數據預測人流趨勢,到尾隨人員查詢,到社區人員戶籍篩查、疫區返回人員活動軌跡……哪些“智慧社區”建設得好,哪些地方在擺“花架子”,一目了然。
目前社區疫情防控主要存在的問題?
小區人員沒有實名制,戶籍信息不清楚;
小區出入口無有效核查身份,外來人口無法管控;
人員流動軌跡無法有效查詢追蹤;
防控手段仍然依靠人力、登記、核查等,消耗極大、易感染、效率低。
智慧社區在西安,一個智慧社區大數據平臺在小區防疫戰中發揮重要的作用,該系統運用智慧社區技術手段參與宣傳和排查,讓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在基層防控實現智慧化、信息化。
密切接觸者和疫區返回人員管理
原始手段:進行居家醫學觀察14天,監測其健康狀況,每天上門(電話)隨訪,缺乏有效監控手段。
科技手段:密切接觸者和疫區返回人員是防疫過程中的重點關注人員,社區可將已有的各類基礎數據登記錄入,對疫區返回人員、或者重點觀察人員進行標記,生成可查詢、統計疫區人口數據,進行布控布防管理、重點監測,便于工作人員開展周期性摸排和記錄,一旦有出入記錄可實時預警。
人員布控
人員分類查詢
疫情期間重點關注人員出行記錄統計
原始手段:社區人員上門核查或者居民主動報備,然而上門核查工作量大且存在被感染風險,主動報備比例極低。
科技手段:智慧社區大數據平臺以智慧社區終端、“一標三實”采集系統、視頻監控統一布控、人員車輛出入口管理、人臉識別系統、業主手機端APP、社區警務平臺及綜治管理平臺、出租屋管理系統等為載體,通過標準化智慧社區建設,形成了一個社區專用人口庫,堪比城市常住人口庫的實時、真實的社區大數據庫,實現社區人群的“四知、四清、四掌握”,對流動人口實時管控到位,人員軌跡,出行記錄一目了然,對流動人口實現精準管理。
流動人口管理
流動人口人臉信息管理
人員出入管理
原始手段:對于每天正常出入社區的管理人員,需要實時監測其健康狀況,發現異常情況及時報告。社區安保人員每天在社區門口手動測量體溫并記錄,管控手段滯后。
科技手段:通過前期的“一標三實”信息采集,在社區大數據平臺建立了常住居民檔案,包括身份信息、人臉信息,做大一人一檔,全員實名制。居民進出采用刷臉識別代替ic卡,人過留影,有跡可循,同時進出抓拍+紅外測溫,對出入口通行數據,形成出入軌跡實時上傳,實時預警。
人行門禁進出數據
車輛道閘進出數據
社區每日進出年齡段分析
重點地區進入人員數據分析
疫情期間電動車充電使用數據統計
四大亮點
①無需人員接觸,實現社區防疫
通過智能設備+智慧平臺,代替人工摸排,掌握外來人口、車輛等信息,及時預警上報體溫,
②軌跡精準溯源,掌握病例接觸
基于人員軌跡和關系圖譜,準確摸排所有接觸行為,最快保證疫情不擴散。
③阻攔高危人員,防止擴散蔓延
基于重點人員的數據庫,形成聯網監控體系,實時監控疫區經過人員,疑似病患,立刻隔離。
④有效管控人員外出,實現立體防控
基于常住人口的實名制和訪客的人證核查,體溫監測+人臉識別,出入口雙重核驗,實現社區進出人員的立體防控。
社區大數據平臺擁有人員信息實時動態管控技術,在進行防疫核查工作中,有效彌補了部分核查人員信息有誤導致的困難。通過“零”接觸式人員出入管理防控及疫情數據分析,有效提高流動人員核查、密切接觸者管理等社區防疫工作效率,切實守護抗“疫”一線工作者及社區居民安全。
社區大數據防控平臺疫情統計數據
·小區地圖點位分布圖;
·記錄人、車出入信息及人臉信息;
·當日人/車通行數量統計;
·高風險區域人員、車輛的統計值;
·當日新增高風險區人車數量統計值;
·提供高危人員及車輛的布控管理;
·接收人員聚集報警信息;
·監測智能設備運行狀態;
·如實審核返程人員身份信息;
·電子控制人、車行的出入設備,留下進出記錄;
·今日告警數據